淮海民生设施让老年人畅享生活美好

作者:陆军发布时间:2020-10-07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目前,淮海80岁及以上人口750人,其中百岁老人就有3随着农场危旧房改造和城镇化的推进这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基本上迁移到农场小城镇中来居住生活,由于受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年人生活在老旧小区的平房里。如何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小区危旧房改造,老年人心定了

   近年来,农场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让老年人的居住、出行、服务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几年前包括群乐小区在内的500多个职工居民至今仍在津津乐道,农场不但对建造有60年前后历史的两个多小区、250户低矮住房进行改造,统一更新的屋顶、加装了琉璃瓦屋面、更换了门窗、粉刷了墙体,还对小区内进行的道路进行的拓宽修建并闭环通车,统一安装了照明灯,同时还在小区一侧修建了停车场,对两座公厕进行了重建。所有这些,让生活在这片区域的老年居民甚是欣喜。“我们的小区亮堂了、通车了、变美了,再也不怕客人来走进家门了。”

“砖块路变水泥路了,夜间走路灯亮了,出门不用穿套鞋了。”与群乐小区相邻的振兴小区,虽然因为政策等原因没有进行危旧房改造,但除房屋维修外,该弄的民生设施同样一样不少。我们注意到,小区内水电线路更新、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同样配套。“更主要的是路上违建障碍清除了,儿女们的小轿车也能开到家门口来了。”居民们纷纷感言道。

我们注意到,振兴小区西侧沿河几年前就用水泥驳了岸,河边加装了全流域的铁栅栏,铺设了不通车辆的大理石路面,很适合老年人在这里散步聊天和欣赏风景。现在,在渠星小区河岸边也开启了这项工程,老人们纷纷配合工程进行先期菜地设施的拆除工作,尽早地为项目工程实施提供方便。

同样,对需要购置楼房的老年居民,淮海通过将低层楼房优先配售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并通过申报、审核、公示等形式,使100多户六旬以上老人喜迁新居,体现着农场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同样这一举措也赢得了广大欲购房者的理解和赞同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老年人出门了

“我的长寿秘诀就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同时,注重平时的体育健身锻炼,现在我每天在家门口还要来回走上几公里哩!”农场97岁高龄的李朋友老人身体硬朗,他时常向关心他长寿的人分享着健康的秘诀。

老年人除了吃好喝好睡好,他们最期盼的就是身体健康了。为此,农场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对身心健康的需求。农场各居委会中,都设置了配套化的娱乐活动室,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有提供高质量的棋牌、阅读和社区服务;在农场职工休闲体育运动广场上,配置了多套适合老年人健身按摩的体育健身器材和散步舞蹈场地,并安放了让老年人休息的木质长椅和大理石椭圆形条凳广场上的塑胶跑道、健身器材、舞蹈池、门球场等这些平台年居民提供一个最适合的休闲活动娱乐场所。淮海农场党委书记单祥忠“与其把钱交给医院,还不如加强健身锻炼来防病,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老年居民无论是在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参观、室内的文化活动中心健身、社区一站式办公大厅办事,还是到一些分散在农场各个区域的公共厕所方便,便于轮椅的走道和人性化的坑座,也让行走不便的老人尽显方便。”农场建安公司负责人顾伟生介绍着近近几年来对公厕的升级改造情况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走出家门,享受“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氛围,农场还以文化体育协会的形式,组建了10多支太极拳、广场舞、健身操、门球等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文体协会组织,让有志于健身的人来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健身和文化活动的平台。

刚刚移交给地方的淮海医院,也在转型发展中,增设了理疗康复中心,通过服务前置和健身锻炼,让职工群众尽显美好需求。同时农场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们,通过上门进行诊疗问询、血压测量和家政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图为翻新后的群乐小区和老年人在打门球时的镜头。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