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垦农服深入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在品牌建设上逢山破壁开路,在为农服务时躬身力行提效,在品质提升中孜孜不倦探求,健全从产品规划、传统市场、推广活动、品牌门店到线上平台等一揽子营销布局,以品牌引领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品牌建设上“逢山破壁开路”
在当前农资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想从竞争中突围,就要寻求差异化发展,表达差异化的关键就是要学会讲故事、做营销、建品牌。公司将品牌建设与经营工作相互融合,强化宣传推广,今年举办培训会、推介会、展销会、种植大户观摩会等99场,放大示范引领效应。完善品牌培育机制,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卓越、充满活力的品牌体系,积极申报中国农垦品牌目录“苏垦农服”企业品牌,在已有30个注册商标基础上,新申请注册“顺垦”“健垦”“润禾谷”等商标20项,其中10项已通过初审。
利用微信公众号、报刊、电视台、抖音号等多渠道宣传农服品牌,讲述农服故事,公司新闻相继在“中国农垦”“中国农资传媒”“微观三农”等官方公众号推送,9篇在《农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刊稿,临海分公司全农服务故事被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拍成《垦地融合在行动》纪录片在央视十七套播出,《构建全农服务体系,搭建联农带农之路》被评为《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社会责任典型案例,抖音号、视频号同步发表短视频32个。
随着互联网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场景也逐渐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公司新开通直播带货20场次,农资产品营销方式逐渐多元化,营销有展会、纸媒有专栏、电视有画面、网站有动态的品牌宣传格局逐步构成。
在为农服务时“躬身力行提效”
当前,苏垦农服年采销化肥数量达百万吨,在保障苏垦农发19个种植业分公司农资供应的同时对外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随着市场影响力逐渐增强,社会化服务成为公司经营的主阵地,种植户群体成为主要服务对象。如何精准洞察不同区域种植户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方式,俨然成为品牌营销的一大课题。
公司跳出只关注农资销售的“围城”,把目光聚焦到如何做优农技服务上,通过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与种植户产生链接,精准获取受众信息,抓好关键诉求,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不同生长节点,提供全流程“苏垦种植技术+农资产品配方”。发展更多“医药代表”服务人员,开展巡诊式、专科式的技术服务,配合门店销售,开展施肥用药指导工作,提升种植水平和收益,确保每周至少1次电话沟通、1次踏田指导、每1亩地都不怠慢、每1公斤都配送到位的“4个1”,用“特种兵式农业社会化服务”让种植户买的放心,种的省心,提供诚意满满的“情绪价值”。
在品质提升中“孜孜不倦探求”
品牌,以“品”为先,营销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短期内固然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的注意力,但市场竞争的本质,追根溯源还是比拼产品质量,这是持续稳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的基础,加强品牌建设的同时推动产品品质持续提升,用“两条腿”走路,“苏垦农服”品牌才能行稳致远。
公司做好农业投入品质量把关和监管,加强源头控制,着力在品牌产品质量上打基础,每年定期对采供的农业投入品开展抽检工作,今年已对10种肥料和33种农药产品进行品种检测。子公司淮安大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梳理从原料验收、生产过程、成品监测、不合格品处理等4大类质量控制目标,明确100多个质量控制点,对应制定措施,做到日常巡查和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连续8年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贯彻落实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研发绿色高效优质肥料,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进行秸秆基质块创制及水稻育秧绿色丰产技术研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水稻专用缓混肥研发与应用,以顶层设计引领品牌战略提升。截至目前,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