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2点,南京气温冲破39℃。在润悦府交付现场,物业项目经理崔连娟蜷坐在地板上,匆匆扒拉着早已凉透的盒饭,脚边散落着喉片空壳。“叮铃铃……”“业主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好的,马上到!”崔连娟利落地盖好盒饭,安排好工作便快步出门。此时,她的手机计步器显示:16052步——这仅是半天的数据。百米外,工程技术开发部的沈浩鹏趁着刚检查完一间房屋的间隙,仰头灌下被晒得发烫的矿泉水,豆大的汗珠砸落在维修清单上。“午饭?忙完再说!”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始于10天前润悦府项目进入交付准备期。作为通宇公司在江北核心区的首个重要项目,首批200多户业主的期待,绷紧了每一位交付前线员工的心弦。
日行三万步丈量信任
“崔姐,业主需要联系垃圾清运,我这就去办。”物业客服韩露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疲惫,口袋里的喉片包装被揉得发皱。她们平均每天要对接几十户业主,喉咙像被砂纸磨过,忙起来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旁的苗轩正仔细核对预交付材料,厚厚的文件夹压得她胳膊发酸。“从6月20日团队进驻,基本晚上11点才能下班,正式交付这几天忙到后半夜都是常态。”每天两三万步的巡查,让两位姑娘的小腿如灌铅般沉重,“天太热了,有时站久了头就会发晕。”
崔连娟看着两个年轻的姑娘,满眼心疼。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她既要统筹全局,又要应对突发诉求。一次,一位业主因电视背景板划痕维修未达预期而发火,崔连娟未多解释,带着两个客服轮流蹲守维修现场直到修复平整。“业主的焦虑能理解,与其费尽口舌,不如让行动说话。”她沙哑着嗓子说。“润悦府是公司的重点项目,只要业主满意,辛苦点也值了。”
日夜坚守的“隐形防线”
当物业团队在前线奔忙时,沈浩鹏和他的同事们正构筑着交付背后的“隐形防线”。
每天早上8点前,沈浩鹏就已经出现在小区,将维修需求按专业分类派给施工单位。晚上11点,他则打着手电筒逐户巡查第二天要交付的房子。“交付前10天到交付这7天,天天如此。”沈浩鹏擦拭着镜片上的汗水和灰尘说道。作为业主、物业与施工方间的“枢纽”,他练就了高效协调的本领:遇到业主的合理诉求,他紧盯施工队按期整改;遇到业主对装修标准的误解,他拿着规范手册耐心解释。“有几次发现工人进门不穿鞋套,我立即要求整改,后来这类问题再也没出现过。”他说,细节上的统一标准,能少走很多弯路。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那些“深夜解决的隐患”。有天晚上巡查,他发现某户阳台窗户未关严,顺手将窗户关好。结果当天凌晨突降暴雨,第二天交付时业主摸着干燥的窗台连说“还好还好”,那一刻他觉得“再累也值得”。
同心协力的“完美答卷”
“业主们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韩露和苗轩齐声说。7月6日晚,随着集中交付期最后一户业主在收房确认单上签字,润悦府的交付工作画上阶段性句号。“团队马上要拥有第一面锦旗了,就挂在这面墙的正中间!”崔连娟骄傲地说。“没有公司上下的齐心努力,交付就不可能这么顺利。”沈浩鹏感慨道,“最热的时候工会还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心里很是感动。”他翻看着厚厚的巡房纪录,每套房7~8次的巡视痕迹成了最珍贵的纪念。
在南京盛夏的灼热里,通宇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那些浸透汗水的工作服、散落的喉片包装、深夜的手电筒光共同写就了一份关于“敬业”与“热爱”的答卷。而这份答卷的评分藏在业主满意的笑容里,也刻在每一位为交付努力过的奋进者的足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