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1
    苏垦农服以全国农垦“两大行动”为指引,依托“农技、农资、农机、农金、农产品”五项服务,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单一作战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苏垦全农”品牌注入强大动力。农资服务“优供给”在射阳县合德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皋德凯通过手机下单,几小时内苏垦农服的技术员便带着定制配方肥赶到田头。“自从签订‘苏垦全农’服务合同后,全程无忧,每亩成本还能降低一百多元!”皋德凯感慨道。这背后是“一体化中心+龙头企业+16个县域中心+乡镇服务站”四级品牌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苏垦农服发挥年采销化肥超百万吨的规模优势,构建集采集配网络,直采比例达90%,集采比例达98%。通过统一供应渠道,严把投入品质量关,有效降低成本,保障农资的优质、高效、安全供给。依托省内56个仓储点以及18个铁路站点、10个港口码头的物流优势,协同大华种业将优质种子、高效肥料、优质农药等绿色农资直供种植基地和农户,有效破解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农技服务“强支撑”“之前有位种植户,因贪图低价网购农药,未严格按方案使用,导致百亩小麦发生严重药害,损失惨重。”农业技术服务专业性强,需精准掌握不同作物、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并配
  • 2025-07-11
    “奶香浓郁,入口回甘,品质完全不逊色一线大牌牛奶。”近日,浙江宁波市民万女士在电商平台下单一款“简苏”牛奶,价格亲民实惠,还顺丰包邮到家,品尝后更是惊喜不已。这款牛奶来自700多公里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在东辛农场东旺奶牛公司牧场,现代化的养牛模式令人瞩目。清晨,挤奶厅组长卢志国和同事们开始忙碌起来。奶牛有序登上利拉伐转盘式挤奶机,清洗、药浴、验奶、擦拭、套杯等一系列标准化操作后,生鲜乳在7分钟内通过管道流入恒温储奶罐。卢志国介绍:“这套SOP标准化操作规程,是奶源品质的第一道防线。”牧场的配料车间此刻同样忙碌。工人们将进口燕麦草、苜蓿、全株玉米青贮等数十种原料,通过TMR饲料搅拌机充分搅拌后分配到各牛舍。“你看这日粮搭配得多讲究,比人吃得还精细!”饲养组杨艺指着刚搅拌好的饲料介绍道,“我们还会根据奶牛的生理周期、产奶量等情况适时调整配方,确保营养均衡。”在牧场的检测中心,每天的鲜奶样本检查结果显示:菌落总数、体细胞、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等关键指标全部优于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标准。作为现代化S级牧场和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标杆牧场,这里的每头牛自出生起即佩戴电子耳标,其个体体重、产奶量、采食数据、行
  • 2025-07-10
    7月4日,“淮安好物 惠享一夏”惠民集市活动在淮安融创广场一楼中庭开幕。白马湖农场的垦禾香系列产品一经亮相,便受到顾客广泛认可,展台人气爆棚,成为全场焦点。活动现场,垦禾香品牌的生态大米、林下五黑鸡蛋、羊肚菌等王牌产品备受青睐。尤其是五黑鸡蛋,开售仅1个多小时便库存告急,工作人员不得不紧急补货。一位顾客表示:“白马湖农场是国有农场,信誉有保障,他们的生态大米和五黑鸡蛋我都想试试。”工作人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我们的五黑鸡是林间散养的,鸡蛋营养价值高,非常适合孩子和老人。”此次惠民集市活动由淮安日报社、淮安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多部门举办,旨在展示淮安品牌、促进惠民消费,为本土企业提供优质展销平台。活动从7月4日持续至7月6日,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白马湖农场产业科技部负责人表示,此次展销活动“圈粉”又“畅销”,未来将通过线下展销与线上直播“双线发力”,全方位展示白马湖农场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实现“引流”与“出圈”效应,为品牌宣传与产品销售注入强劲动力。
  • 2025-07-10
    7月3日,历时一个月的“三夏”粮食收购工作圆满收官。苏垦米业全体干部职工立足“三夏”一线,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实现一体化全农服务夏粮收购17.25万吨,所有粮食已全部入仓,为保障粮食安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5月末,苏南地区率先打响夏粮收购第一枪,随后收购工作由南向北全面铺开。苏垦米业坚持“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即时结算、公开透明”的原则,稳定粮食价格,维护农民利益,展现了国企的责任担当。收购初期,针对种植大户观望惜售的情况,公司制定“随行就市、优质优价”方针,收购人员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访农家、讲政策、解难题,帮助种植户分析市场,打消价格疑虑。同时,公司每天跟踪小麦行情波动,调整收购策略,严把质量标准,确保优质优价,让农民真正增收。6月中上旬,苏垦米业积极部署,各收储点优化服务,保障农户舒心卖粮。公司组织收购人员,尤其是总部支援力量开展业务培训,讲解小麦品种特征、质量标准、仓储保管知识,实操仪器设备,确保校验精准;收获高峰期间,库点延长工作时间,细化服务流程,及时疏导车辆和人流,让农户少跑腿、快售粮。此外,公司在12个县域租赁11条烘干线,24小时提供烘干服务,确保潮粮及时处理。财
  • 2025-07-09
    “历经秋雨播期延迟、灌浆期干旱、收获期干热风,今年小麦丰收来之不易!”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负责人感慨道。面对重重挑战,临海农场通过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融合,全方位提升智慧农业应用水平,最终闯过难关,交出了一份丰收答卷。今年夏粮生产开局艰难。秋播前,持续降雨导致冬小麦播种时间推迟至近年最晚;秋播后,干旱少雨使肥料利用率降低,越冬期麦苗长势不佳。然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丰收提供了“硬核支撑”。临海分公司累计建成4万余亩高标准农田,配备智能灌排系统,实施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和退水导流循环利用,解决了田块高低差大、进排水难等问题,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今年小麦亩产超过1480斤,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28大队管理人员朱宝贤介绍,尽管遭遇干旱,但智能灌溉系统让2000多亩地的灌溉变得轻松便捷,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操作。科技赋能也为丰收增添了“智慧加持”。临海分公司依托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集成生产数据、农机调度、质量追溯等功能,实现决策智能化、管理可视化。13大队的农业四情监测站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害虫种类等信息,通过“智能监测平台”手机端,农技人员可远程获取病虫害发生趋势图和农事
  • 2025-07-09
    7月2日至4日,江苏农垦班组长(生产服务业类)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南京举办。此次培训班由集团公司工会主办,中山大厦公司工会承办,共有来自垦区各单位的77名班组长参加。培训班聚焦6S管理与品牌班组打造、班组长思想政治工作及心理疏导技巧、以“三种精神”锻造新时代班组文化等核心内容,邀请了金陵石化、南钢集团等企业的优秀班组长分享经验,并安排垦区内部劳模先进进行事迹宣讲。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分享,有效提升了班组长的综合能力。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掌握了实用的管理技巧,还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他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助力企业班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垦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 2025-07-08
    7月4日早上6点,盐城市经开区康欣花园小区内,清脆的吆喝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苏垦优品,国企保证!产品新鲜,价格实惠,走过路过的居民朋友,快来看看呀!”这是淮海农场首次尝试社区地推活动,迅速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农场优质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淮海农场新媒体直播小组联合产业发展中心携带羊肚菌干、鲜食玉米、红薯粉丝、贝贝南瓜等“垦一代”特色农产品走进社区,与居民们面对面互动。“羊肚菌是我们农场的特色,营养丰富,口感绝佳。”“这鲜食玉米是现摘现运的,清甜多汁,煮着吃特别香。”地推小组成员热情地向居民们介绍产品优势,耐心解答疑问。尽管天气逐渐闷热,但大家依然坚守摊位,用真诚和专业激发居民的购买热情。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吆喝声、询价声、购买声不绝于耳。一个小时不到,150根鲜食玉米便被抢购一空。“给我来两袋羊肚菌干,再帮我称一些鲜食玉米。”“贝贝南瓜怎么卖?帮我挑两个。”居民们纷纷下单,现场气氛十分火热。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地推小组采用“线下展销+线上直播”的双渠道模式,将镜头对准线下销售场景,同时在线上热情介绍“垦一代”产品。直播间里,网友们纷纷点赞下单,当日在线
  • 2025-07-08
    7月3日,苏垦农发农业无人机智能巡田培训会在临海农场智慧农业科技园顺利举行。来自苏垦农发各分公司、苏州苏垦及总部相关部门的80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会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郑恒彪以及垦区内部飞巡专业人员翟云龙授课。郑恒彪教授结合科研实践,详细讲解了无人机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农情监测中的应用场景;翟云龙则分享了多光谱无人机的操作技巧和在农业巡田分析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培训期间,学员们还进行了田间实操训练,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他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将农业无人机智能巡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质效,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集团公司打造一流农业科技型集团贡献力量。
  • 2025-07-07
    盛夏时节,海安农场的葡萄园内硕果盈枝,“海农葡萄”正式开园迎客!即日起,游客可入园亲手采摘这份夏日限定的甜蜜。走进葡萄种植区,阳光玫瑰、巨峰、夏黑等多个品种挂满藤蔓。夏黑葡萄紫黑透亮,如黑珍珠般圆润紧实;阳光玫瑰泛着青绿,裹着白霜,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光泽。凑近细嗅,果香与自然清甜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据农场负责人介绍,园区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种植管理,从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灌溉到疏花疏果、绿色防控,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串葡萄都拥有绝佳口感与营养。“这里的葡萄果香浓郁,果肉紧实多汁,比市面上的好吃太多!”首日入园的游客王先生一边品尝,一边竖起大拇指。现场,不少家庭带着孩子穿梭于葡萄架间,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踮脚寻找最饱满的葡萄串,大人们则忙着拍照,将这份丰收的喜悦定格成美好瞬间。近年来,海安农场依托“海农葡萄”品牌优势,拓展农旅融合新路径,通过举办采摘节、农耕体验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了农场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这个夏天,想品尝新鲜多汁的葡萄,感受田园采摘的乐趣吗?海安农场“海农葡萄”已准备就绪,快来赴一场夏日“萄”醉之旅吧!
  • 2025-07-07
    6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正大天晴1类新药安罗替尼的新适应症获批,联合化疗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一线治疗。这是安罗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九个适应症,也是全球首个联合化疗的组合疗法获批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的一线治疗。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类源于非上皮性骨外组织的恶性肿瘤,中国年发病率约为2.91/10万人口,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该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涵盖19种组织类型及超过50种病理亚型。目前,针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一线治疗主要依赖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姑息化疗方案,但各亚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正大天晴公布了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成果。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组较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显著延长5.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提升近6倍(17.8%vs2.9%),疾病控制率(DCR)显著提高(79.3%vs54.7%),显示出明确的抗肿瘤效果。安罗替尼是一种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小分子酪氨酸
  • 2025-07-06
    6月30日,千秋镇临农社区居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临海农场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圆满完成,为临海农场聚焦主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次社区建制调整是深化农垦改革的重要成果。临海农场与千秋镇紧密协作,高效运用“一张清单明权责、三级联动促落实、多方协同强保障”的移交机制,确保了移交过程平稳有序、无缝衔接。社会职能移交后,临海农场将全面开启“轻装上阵”发展新阶段,锚定主责主业,释放改革动能,以建设现代农业高地为目标,携手属地政府深化融合,打造场地融合发展新典范。
  • 2025-07-06
    在竞争激烈的乳制品市场中,东辛农场“简苏”牛奶凭借精准定位与创新营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420万元,品牌知名度在区域内覆盖超30%人群,成绩斐然。“简苏”牛奶以国企品质为基石,以天然营养为核心,将“国企自有牧场+极致纯净配方”作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线下,开设“鲜奶吧”门店,销售现酿酸奶、冰激凌等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积极参加东海水晶市场农产品集市、工业博览中心展会、海州农贸市场农业大集等商贸活动,让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品牌。同时,与南京嘉年华超市等渠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较高复购率,并与康济大药房、顺丰等开展联合营销,拓展线下体验场景。线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开设抖音、京东等店铺直播带货,与《快乐向前冲》等热门IP跨界联动,打造多个销售成功案例。此外,还积极筹备微信视频号直播,不断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收集1000份有效消费者反馈,“简苏”将持续优化产品与营销策略,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未来,“简苏”牛奶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保障,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
  • 2025-07-05
    夏日骄阳似火,岗埠农场养殖中心北渔场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水面上,工人们身着防水衣裤,娴熟操控渔网穿梭作业。随着渔网缓缓收紧,银鳞闪烁的肥硕鲤鱼竞相跃出波光粼粼的水面,翻腾跳跃间勾勒出一幅鲜活图景。捕捞现场一派忙碌,刚出水的鲤鱼被迅速分拣、称重,随即装入货车水箱。司机小李一边拍摄捕捞视频向客户展示鲜活品质,一边介绍道:“这一车是发往湖北荆州的急单,客户已经催了好几次,必须尽快送达。”岗埠农场养殖鲤鱼的密码,源于科学养殖与精准营销双重发力。技术团队依据鲤鱼生长周期与营养需求,精心调配饲料配方,还建立起水质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定期检测水体溶氧量、酸碱度等指标,灵活调整投喂策略与管理方案。这种精细化养殖模式,不仅保障了鲤鱼健康生长,更显著提升了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在市场端,养殖中心组建专业市场研判小组,实时追踪水产品价格波动、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市场动态。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精准制定捕捞计划与销售策略。今年夏季,养殖中心针对不同区域市场需求特点,分类策划推广方案。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6月份已累计销售鲤鱼等水产品8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48万余元。
  • 2025-07-05
    6月24日凌晨2点,新曹农场现代化蛋鸡场依然灯火通明。鸡舍内,数十名抓鸡工人动作娴熟,将一只只步入老龄的蛋鸡迅速抓出鸡笼、整齐装箱;棚外,5辆大型运输卡车严阵以待,核验完毕后,便将载着这批淘汰蛋鸡驶向屠宰场——这标志着新曹农场首批蛋鸡进入淘汰更新阶段。这批“退役”蛋鸡承载着农场537天的养殖心血。在标准化养殖管理体系的护航下,它们曾创下日产蛋超8万枚、产蛋率高达93%的亮眼成绩,为农场蛋鸡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随着鸡龄增长,产蛋率开始走低,养殖成本不断攀升。为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新曹农场经多轮严谨的数据分析与市场调研,果断按下蛋鸡淘汰“启动键”,通过及时更新鸡群,为后续养殖释放空间与资源。为确保淘汰工作规范透明、高效推进,农场创新采用“线上招标+线下监督”双轨模式。通过官方平台发布招标公告,吸引众多企业踊跃参与。同时,组建由养殖专家、财务人员、法务专员构成的专业评审组,对竞标企业的资质信誉、运输方案、报价合理性等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选定资质过硬、方案完备的企业承接蛋鸡运输及后续处理工作,全程公开公正、阳光操作。在推进蛋鸡淘汰的关键节点,新一批蛋鸡育雏筹备工作已同步展开。农场派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