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08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云台农场的田野上一片金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云台农场玉米大豆收获已全面启动,一台台割晒机、收割机、运粮车往来穿梭作业、络绎不绝,大家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喜悦,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随处可见。科学布局 效率与质量并举用良机、施良技、配良法,在泛着金色光芒的田野里,一幅幅忙碌的秋收画卷轮番登场。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正是这幅“农田增效、农业增产、农场增收”画卷的底色。“节令是宝,力争分秒”。云台农场精准实施玉米大豆直收晾晒的方式进行收获作业,各生产队队长与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踏查每一个地块,根据玉米大豆成熟度差异,将农场耕地划分为若干作业区域,分阶段推进收获作业。“通过分段收获的方式降低了突发和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能提高大机械使用率,减少机械作业费用。”苏垦农发云台分公司总经理王信学说道。农机手们在生产队的指导下,精准操作机械,高标准推进秋收作业。割晒后的玉米大豆能够充分利用阳光和风力进行晾晒,降低水分含量,提高品质。同时,多机车联动收割运输作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它们穿梭于农田之间,将沉甸甸的玉米棒化作丰收的果实,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节粮减损 促粮食
  • 2024-10-08
    金秋送爽,红旗飘飘。10月1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岗埠高效农业示范园里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园区的工作人员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抢抓晴好天气,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奋力冲刺四季度。“大家一定要把每一种苗子分开栽植,深度要把握好。”走进园区19号大棚,工作人员李加祥正带领四名工人栽植西红柿苗。与以往栽植不同,每个地头插了一个白色的小牌子,分别标注了不同的数字。据了解,本次栽植的西红柿苗共两个大棚,但是品种却足足有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围绕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西红柿品种筛选中心和品鉴中心,助力岗埠经济跑出“加速度”。此次种植这么多的西红柿品种,就是要在其中进行筛选出品质好、口感好、经济效益好的品种进行种植推广。在园区29号大棚,工作人员刘海生同样忙碌着。在大棚里,十名工人正分工有序栽种百合花种球。“这次种植的百合花名为‘索蚌’,每个大棚种植13000颗种球,一共种植两个大棚。”刘海生介绍说。在现场,工人们有的在搬运种球,有的锄沟,有的进行栽植,大家分工明确,一块块土地很快都栽上了百合种球。“目前,园区秋季种植管理已经拉开序幕,菊花、西红柿、包菜等种苗已经栽植完成,我们园区合理安排
  • 2024-10-07
    今年7月,滨淮农场在仿生态甲鱼养殖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如何高效利用场内的零星小规模水面资源,创新开展50亩的“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与当前的大部分的稻鳖养殖模式有所区别,滨淮农场把小规模养殖池塘与农田进行种养结合,通过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品种合理化配比,寻求自然平衡,构建农作物与养殖品种互利共生系统,从而减少化肥、饲料的使用量,提升养殖水产品和种植农作物品质。还利用农田作物和土壤的吸收、过滤功能,构建稻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养殖尾水的净化利用。“我们按照稻田、水面3:1的比例进行搭配,共投放1万余只甲鱼。在养殖塘和稻田之间用沟渠连接,既能用于平衡两边水位,实现水的循环流动,又能给甲鱼来回活动提供通道。”养殖中心主任李德前介绍说。“整个种养过程中,水稻不打农药、不撒化肥,甲鱼喂养冰冻活鱼,保证水稻和甲鱼的绿色化、生态化。此外,还做好了防逃、防盗设施,确保甲鱼的安全。”在这种模式下,稻田在生产粮食的同时,还发挥着湿地的功能,为甲鱼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稻田中的虫子也是甲鱼的天然的饵料,而甲鱼的粪便能够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机肥。同时甲鱼在稻田中活动有助于疏松土壤、抑制虫害发生,一定程
  • 2024-10-04
    金秋时节,黄海农场500亩的鲜食玉米喜获丰收。基地里一台台大型玉米收割机来回穿梭,玉米秸秆被粉碎运出作为青贮饲料,籽粒饱满的鲜食玉米棒被机器“吞”进车厢内,运往附近的加工厂。一根根白嫩鲜亮、颗粒饱满的玉米“搭乘”生产流水线,经历挑选、剥皮、清洗、蒸煮、冷冻等程序后完美蜕变,成为市场“抢手货”。“玉米边采摘边加工,从田间直接‘走’进生产线,整个过程不超过2小时,有效锁住玉米的营养和水分,真正做到零添加、无污染、原生态。”黄海农场产业办负责人刘天星说。谈起鲜食玉米种植,刘天星详细地介绍,“我们种植共分三批,第一批种的美玉27、佳农861两个品种,亩产达2500斤。另一批与省农科院合作种植的苏科糯1902品种,也喜获丰收,将领‘鲜’上市。” 黄海农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振兴,大力培育鲜食玉米种植,坚持订单种植,产销结合,依托省农科院科研优势对鲜食玉米产业链延伸、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指导,加快打造集种植、加工、保鲜、冷藏、销售为一体的鲜食玉米产业链。黄海农场创新销售方式,不仅与江苏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甜糯玉米种植订单,还采取“全员营销+专员营销”的方式,筹备抖音直播,并利用淘
  • 2024-10-02
    10月1日,当大家都沉浸在欢度国庆的愉快氛围中时,三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一片忙碌景象。在十亩高架大棚内,近20名工人们一早六点多便到棚内为移栽草莓苗做准备工作,园区负责人在一旁指导如何充分利用基质。工人有的用铁丝固定栽培槽,有的搬土,有的向栽培槽中填土,大家分红明确、互相配合,有条不紊的为草莓苗移栽做准备。“国庆期间园区主要工作是做好草莓种植管理和猕猴桃供应市场工作,主要有移栽草莓,病虫害防治,打老叶等,草莓苗栽种工作计划三天完成。”负责人李中刚介绍说。据悉,控根器栽培槽是用以前铺设地上的控根盘拼接而成,栽种草莓苗有透气的效果。在已经种植好草莓苗的高架两侧新增加栽培槽,是为了高效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预计草莓在11月中旬左右上市。
  • 2024-09-30
    “加强农机新技术试验示范是我们科研小组的‘敲门砖’,只要敢想敢干,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黄海农机研发团队李成说。黄海坚持“自主研发、持续改进、集成转化”的发展理念,打造农机科研创新团队,着力培养一支高水平且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今年,黄海首次试验种植500亩鲜食玉米,针对免耕播种、智能中耕除草施肥、无人机植保飞防、适期收获等各个环节,黄海农机研发团队通过创新改良、试验示范,研发和配套系列农机设备,初步实现了鲜食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黄海采用自主研发专利的智能免耕玉米播种机,通过玉米精量播种、施肥控制、漏播报警系统以及气吸式精量穴播盘,精确控制播种深度和间距,确保玉米种子的出苗率和整齐度,出苗率相比传统播种方式提高了15%以上。针对机械式除草装置或深或浅,存在伤苗且铲头堵草严重问题,团队一班人结合黄海土壤类型、耕种模式、杂草特性等,引进示范智能对行除草机器人,其精准对行,智能识别定位功能,有效改进了除草铲,高效清除田间杂草不伤玉米苗,除草作业机具伤苗率≤5%。同时,利用先进的仿形技术,除草深度控制在5厘米,为土壤松土透气,除草效率高达90%。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黄海农机研发团队通过自
  • 2024-09-30
    为高质量完成“三秋”各项工作任务,9月26日上午,苏垦农发召开2024年“三秋”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全面分析了“三秋”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具备的优势,明确了“三秋”收种目标、进度目标、产量目标及一体化全农服务收购目标。会议指出,今年“三秋”工作要紧扣“八个聚焦、八个实现”。其中,“三秋”农业生产工作要围绕优化布局、前期筹备、保种保粮、争早提质、全农服务、安全合规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各子公司要协同配合,高效做好“三秋”各项工作;同时要锚定全年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方向,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将薄弱点转化为增长点。要聚焦产业发展,以里程碑式成果为目标推进优质标的股权并购工作,以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跟进固定资产实施进度。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改革主线,准确把握集团党委战略意图与苏垦农发战略举措,直面问题,深化改革。要准确把握改革的紧迫性,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统一认识”的关系,各单位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坚决拥护集团党委、农发党委的决策部署。要准确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各分子公司、农科院、总部要坚持对标找差,全面深化改革。要准
  • 2024-09-29
    “在家等粮,不如出门耕地,走出家门拓市场争效益”成为凯惠电力团队的一致共识。凯惠电力坚持“跑步”入场,主动出击,在连云港美达新能源板桥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kV升压站及电网接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人头攒动,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项目负责人韩卫东表示,项目匮乏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在这种境况下,能争取到场外工程实属不易,更要以样板工程标准来做,把凯惠这块牌子实实在在地打出去。今年以来,凯惠电力加大“走出去、闯市场”力度,先后承接到电力工程210项,项目金额6167.93万元,其中,江苏农垦外部工程3114.54万元,占承接总量的50.5%。江心沙项目部近期与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成功签订35kV正式用电工程框架协议,整体项目投资1530万元,根据施工计划,9月底正式进场施工,12月底前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能顺利拿下这个项目,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江心沙项目部负责人周逢秋难掩喜悦之情。据悉,凯惠电力积极承揽属地国网公司业扩配套工程,仅连云港片区今年就已实施完成100余项。
  • 2024-09-27
    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牧桑园内,一座鸡舍掩映在林间,树下草鸡成群结队,这些散养在地头的“走地鸡”构成一幅生动的产业发展图。近年来,云台农场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林下养鸡等特色养殖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农场增收渠道。“给大家推荐一下我们云台农场的草鸡蛋,我们的鸡蛋弹性适中,口感绵软,吃起来不噎人……”连云港年货大集上,职工叶倩雯卖力地推销云台农场的土特产,并瞄准“走地鸡”生长全过程,精心推荐。据悉,除了参加展销会,云台农场还通过老顾客口口相传、小区微信群团购、抖音直播等多形式售卖“走地鸡”及草鸡蛋,推动特色产业增产增收。林下套养“走地鸡”模式,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了林地附加值,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我们园区里常年种有各类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以精品形式销售,不符合精品销售的就会拿来喂养鸡,这样既能节省饲料,降低喂养成本,而且产出的鸡肉质好、味道鲜。”云水湾副总经理卜驰龙说。截至目前,园区周转式养殖草鸡3000余只,产蛋约5200斤,现已售出草鸡1800只,草鸡蛋5000斤,实现收益22.5万元。为了拓宽中秋、
  • 2024-09-27
    9月23日,岗埠农场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温室大棚里,工人们在铺满网格的土地上分工合作,快速、有序地栽插菊花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在他们的身后,一排排翠绿鲜嫩的菊花苗整齐排列在畦面上,在阳光的映衬下生机勃勃。“菊花采用无根扦插栽植技术,栽好后会进行滴灌并覆膜,进行生根返苗。”园区工作人员崔士平介绍,菊花种植具有成本低、易管理、市场稳定的特点,今天组织了十几名工人在3号和4号大棚同时进行栽植作业,保证一栽即管,提高菊花苗的成活率。自去年年底以来,高效农业示范园栽种菊花、郁金香、百合花等各类花卉共计88万余株,鲜切花产品销往山东、上海等多个省市,以其优良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气候等原因,自六月底开始,园区各个大棚相继进入了空茬期。为了进一步做好下半年生产经营工作,园区按照全年任务安排,认真分析总结上半年工作,根据市场调研情况,适时做好新一轮作物品种规划布局,抓好土地整理杀菌、肥料物资准备、种苗选购等工作。据悉,本批菊花共计将栽植27万株。下半年预计将陆续栽植17个大棚的黄白菊,持续供应市场。经过近4个月的精心培育该批菊花就会成熟、上市,销往省内外各大城市,届时将开启一场“美丽之旅”。
  • 2024-09-26
    9月22日,正值农历秋分,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大华种业在安徽蒙城、利辛、固镇、濉溪、怀远、太和等6个县举办以“国企显担当、大品来回馈、倾情老百姓、助力丰收节”为主题的郑麦1860促销活动,让“金”种子成为当地农民丰收节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作为此次促销活动的主销品种——郑麦1860,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许为钢领衔选育,于2019年通过国审,该品种实现了高产、节肥、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最佳结合,同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优质面条品种”,2021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入选国家主导小麦品种。据不完全统计,郑麦1860目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500万亩,2023年仅大华种业在安徽市场推广郑麦1860面积近120万亩,相比于其他品种,可为农民创收超亿元,较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增产增收。为满足市场对小麦好品种的需求,大华种业从全年秋播布局开始,发挥江苏农垦规模化育种基地优势,科学生产布局,调优品种结构,繁育郑麦1860小麦种子,从而有效保证了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一年一度的秋收秋播已经临近,小麦
  • 2024-09-26
    近日,2024年第二届药品高质量发展产业大会暨中国医药质量经理人年会于南京召开。会上,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制药企业优秀质量奖”正式揭晓,全国共有20家制药企业脱颖而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下属企业南京顺欣制药凭借卓越的生物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荣登榜单,彰显了在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杰出贡献。本次评选聚焦地区发展、企业监管、市场反馈、质量管理成熟度及区域影响力等多个维度,通过材料评审、联合推举和审议投票等程序,确保了奖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活动期间,南京顺欣制药质量体系负责人黄庆以《生物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质量体系管理》为主题,分享了南京顺欣制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质量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南京顺欣制药成立于2013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2023年度南京市瞪羚企业,获批建有“江苏省创新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创新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南京市抗体类药物筛选与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公司已上市产品包括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贝莫苏拜单抗等8个大分子药物,在国内上市大分子药物的数量显著领先。自成立以来,南京顺欣制药始终秉承“知识管理,持续
  • 2024-09-23
    江苏农垦淮海农场有这么一个小团队,他们不再满足农场本土生产的“垦一代”品牌以“托销”或市场吆喝的形式来销售农产品,而是利用好强大的互联网功能,在抖音直播间下单成为他们走向市场的新尝试,也让青年一代的消费者以听故事、观直播、多互动、吸眼球这一新的消费方式,将线下产品同步“搬到”抖音直播平台并提升发展到直播带货,打造出农场数字经济“出圈”的新引擎。“线下”转“线上”,筛选人才强团队“家人们,我手里的这罐羊肚菌干,它口感细腻、营养丰富……”主播徐莹和姚雨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农场生产的羊肚菌干,并在直播间与网友互动着,微笑的表情里尽显真诚。这是淮海农场直播运营团队在抖音平台的第100场直播。淮海农场抖音直播间自今年2月开播以来,便积极搜寻适合直播的主播人才。团队在农场机关和社区及二三产单位中,以军垦文化、知青故事、农场特色、人文风光为大框架,让30多名青年志愿者预先熟悉材料轮番出镜,以自己的语言和风格示人,这样做既可以提升大家的知识面,培养青年人才面对镜头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从中筛选出适合主播的人才。“我们通过人才筛选和后台数据运营分析,参照直播大咖的成功做法,其直播的核心定位不是技术,而是内容、是
  • 2024-09-20
    9月,走进新洋农场容器苗项目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一株株造型各异的容器苗木郁郁葱葱、迎风挺立,散发着无限生机。“师傅,紫薇花瓶和小叶女贞运苗的时候请慢一点,尽可能避免容器苗枝干受损。”中秋前后,新洋农场容器苗基地正在承接一批来自于南通市海门区的企业绿化工程,这是新洋林业大胆尝试“走出去”,努力开拓外地绿化市场所做出的有益尝试。漫步在紫薇花瓶基地,我们可以看到“瓶体”由紫薇条编织而成,“瓶口”以上绽放的紫薇花仿佛插在了花瓶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耀眼夺目。紫薇花期长,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一棵培育良好、株高2.5米左右的紫薇花瓶容器苗木市场价可达4000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针对秋季紫薇生长特点,我们还集中对紫薇进行了抹芽、修枝、除草,保证苗木生长良好、发育健壮、形状优美。”容器苗基地管理人员梁亚洲说,紫薇花瓶寓意良好,同时具备净化空气功能,所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短短3天,我们便卖出紫薇花瓶10株,造型女贞4株,矮紫薇玲珑红90株,5加仑火焰南天竹30株……完成了近6万元的外接绿化工程,新洋的苗木品质和售后服务受到客户广泛好评。”新洋林业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