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7
    7月25日,南通公司旗下南通垦优鲜品供应链有限公司与南通畅园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南通公司在面食产业链闭环构建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双方将围绕专用面粉供应、联名产品开发及供应链协同展开深度合作。垦优鲜品公司将协同战略合作伙伴保障“雪霞”品牌系列专用粉的稳定供应,满足畅园春餐饮公司的生产需求。畅园春餐饮公司旗下的“锦春”包子深耕南通市场多年,凭借稳定的品质赢得了广泛的消费认可。双方联合开发的“垦品会”虾仁包子等特色产品将依托“原料保障—食品精加工—市场终端”的全流程协作模式实现价值转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此次合作是南通公司在面食产业链资源整合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果。此前,公司已于5月开展三方洽谈,并于7月实地考察宇宸面粉。此次签约进一步夯实了垦优鲜品公司“名特优”产品矩阵的基础,为南通公司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开启了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 2025-08-06
    近日,黄海农场培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甜蜜上市,凭借“甜度更高、口感更糯、营养更丰富”的特点迅速成为今夏农产品市场的“甜蜜新星”。走进黄海农场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成片的玉米田郁郁葱葱,饱满的果穗挂满茎秆。农场技术员介绍,新品种采用绿色种植模式,全程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病虫害,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技术员自豪地说:“像黑色珍珠糯801、白甜糯5号等新品种从播种到采收,我们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确保玉米摘下就能直接吃,咬一口全是清甜的汁水。”为确保新品种试验数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黄海农场在新一轮品种筛选试验中创新采用错期播种技术,通过多时段、多环境下的对比观测,为新品种特性评估提供扎实数据支撑。科技信息部副主任朱松表示:“这为优质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筑牢了科学根基。”黄海农场持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聚焦鲜食玉米品种改良与品质提升,推动鲜食玉米向绿色化、健康化方向发展。此次推出的新品种是农场与省农业科研机构合作的成果,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改良育种基因,不仅提升了玉米的可溶性糖含量,还保留了传统鲜食玉米的软糯口感,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美味+健康”的双重需求。“这个新品种玉米又甜
  • 2025-08-06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苏垦渔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投资近600万元引入97座智能料仓,全面开启渔业现代化的新征程。走进苏垦渔业的养殖基地,一排排智能料仓整齐排列,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设定时间的到来,料仓发出轻鸣声,饲料精准投放,鱼儿们跃出水面,争相竞食,场面十分壮观。现场负责人介绍,智能料仓系统只需在控制终端设定好投喂时间、投喂量等参数,便能实现定时、定量投喂,真正做到了智能化与精准化。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实时记录饲料投喂数据,精准核算成本,还能通过数据回溯分析投喂效果,优化养殖策略,提高管理效能。传统养殖模式中,饲料投喂往往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而智能料仓的自动化投喂系统能够大幅节省人员精力,让养殖人员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关键养殖环节,提升劳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据估算,智能料仓系统全面启用后,单位面积养殖的临时用工量有望减少20%以上。苏垦渔业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积极探索智慧养殖新模式,以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核心,大力引入水质检测设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增氧机远程控制器等智能养殖设备,构建了一套全方位、智能化的养殖体系
  • 2025-08-05
    今年,海安农场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海安农场社会职能纳入属地管理和天鹅村隶属关系调整的实施方案》在海安市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海安农场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垦地一体化发展正式步入“全域融合、共建共治”的全新阶段。海安农场与海安地方政府始终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理念,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同心同向、通盘谋划,实现了快速精准无缝对接。相关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管理职能,确保海安农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为顺利移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一过程不仅是行政职能的移交,更是垦地双方深化合作、携手共进的重要契机。在这一全新阶段,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相互支持,包容理解,互促共进。在产业发展、就业安置、生态环境等领域共同推动治理升级,携手为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通过垦地融合,释放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改革出招,满盘皆活。随着社会职能的剥离,海安农场轻装上阵,更加专注于企业主责主业发展。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要求,海安农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规模化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瓜果基地、健康畜禽
  • 2025-08-05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云台农场兴垦科技的36亩红薯示范种植基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浓绿。茂密的藤蔓如绿色绒毯,严严实实地覆盖着每一道田垄,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此刻,田垄之下,最早于5月初栽下的红薯已悄然进入膨大关键期,为金秋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这片示范田汇聚了优质高产的“徐薯家族”成员:富含花青素的“徐紫薯8号”、高产稳产的“徐薯50”“徐薯48”及“徐薯37”。丰收的预期离不开精细化的科学管理。目前,最早一批栽下的红薯已顺利度过缓苗、分枝结薯阶段,全面进入块茎膨大的核心时期。兴垦科技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流程:定期中耕锄草,疏松土壤、清除杂草、保水保墒;根据红薯块茎膨大期对钾元素需求旺盛的特点,科学冲施高钾肥料,精准补充关键营养,显著促进了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积累。望着藤蔓健壮、长势喜人的红薯田,红薯项目种植负责人张同明充满信心:“从目前的长势和膨大态势看,只要后期天气适宜,精细化管理持续跟进,预计10月20日左右将迎来集中采收,亩产有望稳定达到6000斤左右。”金秋时节,这片浸润着兴垦科技智慧与汗水的红薯示范田,必将以累累硕果交出令人瞩目的答卷。
  • 2025-08-04
    夜幕降临,白马湖农场近5万亩水稻田块被一束束明亮的灯光打破,数架闪烁着航灯的植保无人机在夜空中穿梭,精准作业。工作人员紧盯屏幕,手指在遥控器上灵活操作,确保每一架无人机都能精准地完成任务。“眼下是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为防御高温热害,我们采取错峰作业,利用晚间风力小、温度低的条件,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全力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第四生产区大队长吕凯说道。全场每晚有40余台植保无人机同时作业,从晚上8点一直工作到凌晨,持续20天左右,为近5万亩水稻保驾护航,确保稳产增收。随着无人机按照设定航线在田块间平移、悬停、转向,沿途均匀喷洒作业,不仅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其旋翼产生的强劲下压气流还能有效推动药液穿透稻丛,均匀附着在稻株中下部叶片和茎秆上,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农业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模式,不仅有效遏制病虫害蔓延,精准施肥,降低农药使用总量,实现绿色防控目标,也进一步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白马湖实现“秋超”目标、农业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 2025-08-04
    走进淮海农场产业发展中心的梨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工作人员李爱莲带领近10名工人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梨树间,动作娴熟地将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梨子采摘入筐。李爱莲叮嘱大家:“采摘梨子时要轻拿轻放,保证这淮海人的‘第一口梨’品相最佳。”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今年的梨子长势特别好,不仅皮薄个大,咬上一口更是脆甜多汁。”李爱莲一边麻利地采摘,一边乐呵呵地说,“刚刚采摘上来的一批梨,已经被居委会订购一空了,销路完全不用愁!”走进梨园,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翠绿的梨果在斑驳的光影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为了将这份新鲜第一时间送达客户手中,采摘人员凌晨5点便来到果园,两两一组,分片包干,高效协作。短短3个小时,便采摘了近1200斤梨子。“梨子采摘只是第一步,后续我们还要做好分装、挑拣、装箱等工作,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果品,打响果品销售‘第一枪’。”李爱莲说。据悉,“苏翠一号”砂梨是由江苏省农科院通过“翠冠”和“华酥”杂交选育而来,完美融合了翠冠的甜美与华酥的光洁,通常在七月中下旬成熟,填补了初夏优质鲜梨的市场空档。
  • 2025-08-03
    近日,东辛惠丰生物肥料公司在功能性肥料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蓝莓专用功能菌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蓝莓种植基地田间试验中表现良好,获得种植户充分认可,这一成果将为公司拓展新的市场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在种植大户徐先生的生态蓝莓园内,一串串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作为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蓝莓对土壤环境和养分供给有着严格要求。惠丰生物肥料公司充分发挥东辛农场在奶牛、肉鸡养殖方面的资源优势,结合成熟的微生物发酵工艺,成功研发出这款针对蓝莓生长特性的专用功能菌肥。该产品采用稻壳牛粪为基础原料,与精选生物菌剂、有机活性物质、豆粕及发酵大豆等进行科学配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菌肥可显著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蓝莓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养分利用率,同时还能增加后期果实糖分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传统化肥使用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在示范园的对比试验中,园中两列果树施用了功能菌肥后,蓝莓叶片更厚实,开花结果更旺盛,病害也明显减少了,果实口感明显优于其它。”徐先生高兴地介绍道。据了解,该产品是惠丰生物肥料公司与江苏海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的成果,经过半年的
  • 2025-08-03
    苏垦农发紧扣集团公司“一核引领、双擎驱动”战略蓝图,聚焦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优化人才管理体系,全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业务本领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规范管理强根基,创新机制增活力规范管理与创新机制是人才工作的基石。苏垦农发制定并落实《所属企业(单位)人员招聘管理办法》《驻宁子公司总部人员及管培生招聘和调动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招聘条件、渠道和工作流程,确保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同时,构建总部与所属企业及所属企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立体式人才交流网络,打破人才流动壁垒。2024年选派5名总部年轻干部到所属企业任职,从生产经营一线选拔4名年轻干部走上更重要的管理岗位,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舞台。在创新机制方面,苏垦农发推动出台混合所有制企业管控办法,落实企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及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引进的特殊政策。在集团公司统一组织下,与农业院校积极对接,探索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为企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此外,深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围绕农业科技、智慧农业、种业研发等领域探索“候鸟专家”等柔性引才模式,吸
  • 2025-08-02
    上半年,江心沙农场紧扣集团公司战略部署,锚定“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以实干为笔,奋力书写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新篇章,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聚焦主业,精准施策促发展。江心沙农场深耕主责主业,全力推进苏垦农发一体化扩量发展战略,构建起“本部技术孵化+崇川外拓基地集成示范+金坛基地政企合作”的“1+N”农业战略布局。上半年,高效完成小麦、油菜收割3.59万亩,秋粮种植2.9万亩。成立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专班,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拓展周边企业、政府机关、学校等大客户市场,构建全方位销售网络。积极推动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润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农业全产业链、产城融合等领域合作,赴海聚供应链管理公司考察学习,对接产销一体化运营模式。江心有田分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03万元,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目标值的55.51%;利润总额30.13万元,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目标值的62.77%。因地制宜,巧抓机遇强特色。江心沙农场启动2055年自主种植计划,完成200亩精品稻、50亩巨胚米和50亩低GI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以及500
  • 2025-08-02
    下午四点,暑气未消的宝应湖农场蜜薯种植基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宝应湖农场公司工会与林木公司联合开展的蜜薯除草劳动竞赛,吸引了农场57名管理人员投身其中。他们化身“田间卫士”,在33亩蜜薯田垄间书写着助农兴产的担当。此时的田间阳光依旧灼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温热气息。33亩蜜薯田如绿色的绸缎铺展在基地,嫩绿的蜜薯苗顺着田垄蜿蜒延伸,却被杂草抢占了不少生长空间。“今天咱们既比速度更比质量,每条垄的杂草要除净,苗株要护好!”随着动员令的下达,57名管理人员迅速分组,领了工具奔向各自认领的“责任田”。每人三条垄的“任务卡”早已明确,大家穿上防晒服俯身钻入田垄间。平日里在办公室处理文件、调度工作的管理人员此刻都成了熟练的田间劳动者。他们蹲在垄边,手指麻利地拨开苗株,将缠绕在根部的杂草连根拔起。额头很快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青年员工陆子豪抹了把汗,手腕上的防晒袖已湿了大半:“平时看工人除草觉得轻松,自己上手才知道这活儿既要力气更要细心。”田垄间,身影交错却井然有序。有人半跪着向前挪动,膝盖在泥土上压出浅浅的印痕;有人弓着腰左右开弓,除草动作又快又稳;还有人顺手将歪倒
  • 2025-08-01
    7月7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2025年第一批信用企业名单,岗埠、临海和江心沙3家农场获评“AAA级信用企业”称号。此次评选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确定168家AAA级信用企业,其中,江苏省8家企业上榜。近年来,岗埠农场秉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依法治企、守法经营为核心抓手,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严格围绕诚信文化核心,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经营与员工行为规范,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诚信形象。临海农场始终将诚信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生命线,在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契约精神,以优质的产品、可靠的服务赢得了客户与市场的广泛信任。江心沙农场秉持诚实守信的经营发展理念。自2024年江心有田分公司成立以来,“江心有田”产品质量坚持自主可控,形成“售前预防-售中监控-售后改进”的良性循环,从法律、合规、内控、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制定了全面的风险控制及危机管理制度,2024年合同履约率100%。以此次获评为契机,三家企业将持续深化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以更高的标准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 2025-08-01
    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书架上,临海农场职工书屋内一片静谧又充满活力。销售人员赵月刚合上《胖东来:向善而生》,迫不及待地掏出笔记本记录要点:“书里的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正是我们营销工作所需要的。”此刻,职工们或伏案研读,或围坐讨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标语格外醒目。职工书屋是临海农场培育学习文化的核心阵地。建设初期,农场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结合阅读需求与行业特点,科学规划书屋布局,日常维护与书籍更新由专人负责,确保书屋常新、职工常来。现有藏书近4万册,涵盖党的创新理论、经典名著、专业书籍、党史党章、期刊杂志等,精准对接职工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书屋不仅是职工技能提升的“加油站”,更是陶冶情操的“充电站”和党建文明的“实践站”。为避免书屋“重建设、轻使用”,农场积极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鼓励职工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思想感悟;开设“技能提升课堂”,围绕业务重点推荐专业书籍,邀请骨干职工讲解实操技巧,实现“读书+赋能”的双重效果;每逢世界读书日、传统节日等节点,还会组织“主题阅读日”等活动,激发职工的阅读热情。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开展阅读活动10余场,让书屋从单纯
  • 2025-07-31
    日前,溧水区“天生仲夏夜苏超共此时——国缘四开·天生桥2025苏超观赛电音玩水派对”圆满落幕。这场融合体育、文旅的盛宴吸引了数千名交通台车友、游客、亲子家庭等参与。苏垦米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凭借千人狂欢的场景,线上线下累计触达客户超千人,线上销售锅巴较往日激增三倍,成功奏响品牌与销量双增的乐章。活动现场,体育赛事的紧张激烈、电音派对的动感节奏与玩水区的欢声笑语交织碰撞,营造出独特的仲夏狂欢氛围。苏垦米业新品“苏米滋”锅巴凭借酥脆口感与丰富口味成为展区焦点。工作人员热情讲解原料工艺,尝鲜者络绎不绝,展位始终人头攒动。新品收获广泛好评,许多客户现场表达了购买意向,当天线上平台关注及微信群进群人数超600人。抽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苏垦米业以高端双有机认证的“苏垦1952有机米”和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苏垦宝贝米”作为奖品,中奖者欣喜地领取沉甸甸的大米,现场米香弥漫、笑容洋溢。一位幸运观众兴奋地表示:“看球赛、玩水、听音乐,还能抽到这么好的大米,真是太惊喜了!”针对现场强烈的购买需求,苏垦米业提供店铺便捷扫码入口,打通“体验即下单,包邮送到家”的消费链接。这种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模式,有效